践行“乡村振兴”,青年规划师在行动
为响应中央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我院青年规划师前往西安市长安区四皓村进行参观学习。
四皓村地处秦岭北麓,翠华山下,长安区太乙宫街道。2020年先后入选西安市美丽庭院示范村、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2021年,司法部、民政部,命名四皓村为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村庄印象
进入四皓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村道、颜色统一的墙体、错落有致的绿植、丰富的景观小品以及极具乡村特色的小游园,近处绿植成荫、远处青山隐隐,形成一幅“山、田、园、村”的美丽画卷。
关于村名
根据2000年版《陕西省长安县地名志》记载:“四皓村”是因汉初“商山四皓”在这里居任而得名。传说:“四皓” 是秦朝七十位博士中的四位,因不满秦始皇法制的酷虐,反对“焚书坑儒”,被迫隐居在商山中。秦灭汉定后,刘邦仰慕“四皓”之名屡次召请未果。后曾辅佐刘邦之子刘盈继位。面对刘盈的赏赐,四皓谢而不受,返回商山隐居。四皓这种行知进退、浮云富贵的品质也深深影响了四皓村。
关于建设
据了解,四皓村在几年前还是秦岭山下不起眼的“落寞村”,2018年在长安区“小三园”(花园、菜园、家园)建设要求的推动下,四皓村因地制宜、就地打造富有村庄特色的“小三园”,改变村容村貌、提升人居环境,开展花园乡村建设,如今已先后建成垃圾分类长廊、村民休闲广场、凤舞四皓观景台、悬空茶壶喷泉水系景观、贤明村史馆、四皓民宿花园、水系乡愁观景墙等。在建设中村民自发捐赠瓦缸、磨盘等传统农具,既展现了四皓村传统的农耕文化,又能变废为宝,体现新时代下的农村风貌。
关于文化
为弘扬村庄文化,四皓村于2019年建设村史馆,据了解,村史馆是由村庄一位村民捐赠宅基地,在原有基础上重新修整房屋和院落后建成,主体建筑分为四皓由来、人文历史和党建展示三个厅,记载了村庄的历史起源、民俗文化、发展路径等。
关于产业
在产业发展上,除了传统的作物种植外,四皓村推出“认养田园”项目,共200块,田园主认养后,可通过智能云远程了解田间作物的生长情况。同时,村庄试点种植了13500棵高端蓝莓树,计划同步打造蓝莓主题观光园与蓝莓产业园,未来还计划开发特色民宿和康养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产业、生态、乡风、环境等方面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活动总结
通过了解四皓村乡村建设历程,参观村庄建设成效,发现四皓村在乡村的一步步建设中深入贯彻与落实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也为我们规划从业人员带来启示:乡村建设不仅要村容整洁,还要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统一,注重产业与经济发展,是生活、生态、生产、文化等“多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除了规划设计人员与委托编制人员的双向沟通之外,还应积极引导村民正确认识村庄建设与自身利益的关系,激发村民建设乡村的主观能动力,提升村民自觉改善人居环境的思想意识。乡村建设需要因地制宜,注重地方特色与文化传承,规划设计人员应充分挖掘村庄的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旧建筑、古民居等,正确处理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引导农民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为乡村建设注入文化活力。最后,乡村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除政府投资外,可向四皓村学习,充分发挥乡贤力量,通过村民自主投资参与建设、社会捐资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建设工作中。
凝心聚力谋发展 开拓进取启新篇2025年2月24日上午9时,由山西交控集团运营部主办的"养护工程专项咨询工作推进会"在太原市小店区南中环街清控园区B座1702会议室顺利召开。会议由交控集团运营部组织,交控集团副总杨国华主持,汇聚了西安长安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7家咨询单位代表及运营领域专家组、各区域公司分管领导等40余名业界精英,共同擘画养护工程高质量发展蓝图。会上,西安长安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交通设计院院长田源就我公司承担的朔州公司大新段路况提升工程的全过程技术咨询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汇报。...
工程安全监测及主动防护课题研讨会顺利召开2025年2月25日,由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工程安全监测及主动防护课题研讨会”在公司会议室顺利召开。中建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西安优势物联网科技公司主要领导及长安大学地测学院和公路学院专家团队参加研讨会,会议由西安长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郭军杰副总经理主持。会议现场本次研讨会围绕工程安全监测的最新技术进展、实际应用案例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分享了他们在工程安全监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